学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 
 讲课能手 
 基层活动 

王计汝工作室获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称号

发布日期:2020-11-06  作者:  点击:[] 次

王计汝个人简介

   王计汝,1947年生,吕梁中阳县庞家会村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阳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民俗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并被授予“剪纸、刺绣、面塑艺术家”。  

2007年文化部命名王计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阳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王计汝获得的国家级奖励共14 项,省级奖励24项,包括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艺金爵奖”,中国剪纸艺术协会颁发的“纪念安徒生诞辰二百周年中国童话剪纸艺术大赛一等奖”“南京首届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剪纸刺绣金奖”,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书画最佳奖”等。  

2001年,作品《婚俗》荣获2001年中国民俗剪纸大赛一等奖;  

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协会授予她的“枣山娃娃”为“民俗风情剪纸、面塑一等奖”。  

2003年,王计汝首次获得国家级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宣传作品展“突出贡献个人”奖;  

2004年,文化部授予她的面塑“鸳鸯戏水”为“民间艺术一绝”等。  

2006年是老人家艺术大丰收的一年,她的剪纸作品《晋商》获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特等奖,《春忙》获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佳奖,《狗年跃龙门》被山西民俗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7年,王计汝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剪纸)十大传承人之一,她的作品《剪古道今》获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一等奖。  

2008年,王计汝老人受北京奥组委邀请去北京剪纸,用一幅《百鼠迎春》表达了对奥运会的祝福,该作品获得了“百福迎奥运”剪纸艺术展一等奖。  

2009年10月,中阳剪纸代表中国剪纸参加2009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作为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物,王计汝应邀随团出访并做了现场演示,她娴熟的技艺、独特的手法震撼了在场的观众,也把中国剪纸展现给世界。  

2019年,由王计汝领衔中阳县12名剪纸传承人和近百名剪纸艺人历时70天集体创作的70米巨幅剪纸长卷——《我爱你中国》。



工作室业绩简介  

 

1、工作室建立的背景及意义  

1989年中国文化部命名中阳县“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中阳县庞家会村被誉为“华夏剪纸第一村”,该村的王计汝老人是国家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她不只擅长剪纸,在刺绣、布艺、面塑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并被授予“剪纸、刺绣、面塑艺术家”。从地方文化语境中传承、研究、普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吕梁学院作为地方性学校应该承担的职责,工作室成员在吕梁地区民间美术中的剪纸、皮影、面塑、木板年画、寺观壁画、画像石、刺绣布艺等手工艺进行了多年的收集、整理、研究等工作,并和传承人之间建立起交流、学习的桥梁。  

我校在2011年就组织开展“王计汝剪纸艺术研讨会”,经清华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推荐聘用期为我校特聘教授,并开展相关课程。本工作室的建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契机,适应学校、地区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就业发展需求,将民间手工艺融入本校艺术教学体系,使手工艺教学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使王计汝大师民间手艺重新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活力,并以新的姿态重新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中。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地方传统的艺术语言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同时使民间手艺得以传承与发展。  

2、工作室重点研究目标  

1)课程建设:王计汝大师已深入课堂,亲手传授传统技艺,讲解传统文化;工作室教师将开展以民间艺术为特色的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方式、课程标准,形成教学方案。开设有关相关的全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具有深厚的民间艺术文化底蕴、并自觉提升吕梁文化艺术影响力的文化人。  

2)社团建设:面向全校学生,成立民间美术爱好者协会、民间美术实践联盟等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文化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3)工作坊建设: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将有利于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对吕梁民间艺术的调研和走访,计划成立剪纸、面塑、刺绣工作坊。  

科学研究:经过前期的准备和积累,工作室成员将撰写论文等形式,厘清吕梁民间艺术的现存现状、传承保护等,探索实施保护的途径和方式,使传承文化发扬光大,使吕梁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彰显新的理念和内涵。  

4)展示交流:通过社会、学术交流、举办展览等形式,以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工艺流程及文字介绍等,全方位展示吕梁民间艺术形式,充分展示王计汝大师从构思、制作到完成的整个过程,直观感受和体会吕梁民间艺术的魅力。  

我们还将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程,建立学生社团组织,与中小学艺术课程紧密结合。  

3、活动场地、配套设施情况  

吕梁学院艺术系已经建立民间艺术展览馆,大师工作室;新建科技楼有设有750平米的展厅;交口实习基地也设有剪纸实训室。工作室的合作单位吕梁市文化局也是工作室开展社会交流与学术交流的基地。我校拥有藏量丰富的美术资料和图像数据库,这为美术类非遗资料的保存和共享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美术类非遗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予以保存,而我校“馆藏库存”的合理利用能为美术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我校还可在此基础上建立美术类非遗的网站,把原始资料和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到网上,为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和资料共享提供便利。因此,工作室的活动所需各类软硬件已完全具备。  

4、已取得成果  

我校在2011年组织开展“王计汝剪纸艺术研讨会”;举办剪纸展览;王计汝大师已深入课堂,亲手传授传统技艺,讲解传统文化;艺术系教师已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与课程建设。  

陈红帅:20152月,主持完成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孝义皮影研究》。论文《山西孝义皮影探微》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艺术评论》20161期。论文《碛口砖雕墀头解析》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艺术评论》20166期。  

张云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改项目““非遗”在地方院校美术类课程建设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晋陕沿黄手工艺为例”(项目编号:J2019207),主持,在研,起止时间:2019.32021.3  

《平面设计中的传统美术传承与创新》,《包装工程》,2019,6。《临县义居寺天王殿壁画图像考察》,《美术观察》,2019,1。《创造性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美术大观》,2018,11。《试论吕梁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大家》,2012,08。《室内设计与民族文化》,《美术大观》,2007,10。《漫谈吕梁文化精神中的吕梁剪纸艺术》,《美术大观》,2010,07。《从构成到主题设计》,《上海艺术家》,2010,4。《浅谈建筑外观设计的民族化》,《上海艺术家》,2010,3。《澄怀味象——张云奇写生作品集》, 辽宁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14-8217-8。《21世纪中国美术家—张云奇》,辽宁美术出版社, 78-7-5314-4732-0  

贺亚婵:《基于我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研究》,艺术评鉴,2018.12.  

刘红红:《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 美术大观. 2018.05.  

 



作品《剪古颂今》荣获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节金奖          






作品《晋商》荣获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特别奖

 



















 
联系我们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电话:0358-3389025     邮编:033001

电子邮箱:xgh@llu.edu.cn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工会